为什么有人觉得“清朝的发型也挺好看”?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心理学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如果保持刺激强度不变,人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就会随着刺激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减弱,即感受性降低,感觉阈限提高。
您看《延禧攻略》和《甄嬛传》等偶像剧多了,已成被剧中的俊男靓女迷得晕晕乎乎了,视觉上也适应了,就算里面的主角全是清一色的光头,您也会觉得顺眼。
和您的感觉一样,清朝人,尤其是晚清人,都认为清朝的发型是世界上最漂亮的。
比如说,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他在虎门销烟后,曾到澳门视察,第一眼看到葡萄牙人西装革履的装扮,就以自己拖着一条长辫、穿一身长马褂为美,鄙夷地骂人家:真夷俗也。
林则徐骂人家是真夷俗,但是,时过多年,西装革履已经是现在的世界正装,但长袍马褂已成博物馆里的老古董了。
同时,我们也来看看,与林则徐差不多同时代的英国人伶俐是怎么评价清朝人的发型和装束的吧。他说:许多年里,全欧洲人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剃发、蓄辫、斜眼睛、奇装异服以及女人毁行的脚,长期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
的确,那些心术不正的外国人为了丑化侮辱华人,就常常拿辫子做文章,在漫画里把清朝人的辫子缠在一起;而那些西方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也常常这么做。甚至,有的人还会把清军俘虏的大辫子剪下来,寄回家乡供妻子或情人取乐。
上面提到的英国人伶俐,其实对中国人是抱有同情态度的,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人向来被认为是面目愚蠢、装饰恶劣的民族;而使面容变丑的剃发不能不说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
清朝人身在其中,不觉其丑、只以为美,相对来说,处于旁观角度的外国人的评价可能更客观一些。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早年也认为剃头留辫子是最帅气的发型,但他在跟随英国老师学英文,听老师无意中说起中国的辫子像条猪尾巴,就猛然惊醒。晚上睡觉前对着镜子反复审视,越看越觉得这样一个阴阳头、猪尾巴越是精奇古怪,于是亲自拿剪刀脑后的辫子剪了下来。
现在,世界发展已呈现多元化,人们看待问题也远比以前宽容,人的审美观有不同,情人眼里出西施,你一旦喜欢上了某人或某件事物,就会觉得无论哪个角度来看,他(或它)都是好看的,即在审美上是没有明确的标准的,如果强要分出美丑,只能参考于大众、尤其是局外的大众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