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人发型 > 正文内容

唐代女性陶俑发式的艺术特征

meifawu3年前 (2022-09-21)古人发型260

唐朝盛世,女子梳妆巧思精心,尽态极妍。唐代女性不仅追求面容的浓妆艳抹,对于头发也是精心的护理,例如灰陶梳发俑真实的再现了唐代女子梳发的情景。她们也极其注重头发的样式,追求样式丰富,富有变化,标新创异,新奇之美,还出现了义髻。实物出土的唐代女性陶俑们的发式有很多,其中数量最多梳高髻有的发髻高出面部两倍以上,这也是唐代女性奢靡之风的表现之一,唐文宗曾禁奢倡俭下令禁高髻、险妆、去眉、开额等,但高髻却仍然流行至晩唐时期。晩唐元稹有诗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陆龟蒙也在《古态》诗云:古态日渐薄,新妆心更劳,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均描写了女子的高髻十分夸张。

唐朝女子,在发式上也追求丰富变化,创造出了百余种款式。唐代女性的主要发式包括:髻、鬟、鬓。髻是最主要发式,鬟与髻不同是在于鬟中空,以双鬟为主,大多是青年女子喜爱梳,鬓主要在脸两侧,红陶画彩女俑两鬓束发垂于饱满的脸颊两侧,昂首挺胸,着胡服,显示出大唐女性的自信且坚定的眼神。

唐代女性发髻形式多样,变化丰富,独具时代特色,鲜明而突出。唐代各时期的典型发髻主要包括:初唐时高髻、反绾髻、单刀半翻髻、惊鸿髻、双环髻、双螺髻、螺髻、丫形髻、回鹘髻、峨髻、盛唐式高髻、中晩唐式高髻、球形髻、倭墮髻、乌蛮髻、同心髻、凤髻、囚髻、双垂髻、抛家髻、中晩唐墮马髻、泡型髻和中晩唐闹扫妆髻等。

初唐式高髻是初唐时期一种高耸的髻式。缠得较紧,矗立在头顶上,微微向前翘起,表现出一种女性积极向上的健康美。初唐反绾髻属于高髻发式之一,初唐比较流行,出土陶俑中有许多此发式的女俑。从两侧各引一绺头发向脑后反绾,使其聚在头顶部位,用绳线将之捆绑呈发束状,再翻绾成不同的形式,固定不易松散,便于舞姿的施展,被唐初一些乐舞侍女们热衷。初唐单刀半翻髻的全发高拢,顶部向下半翻,故称半翻髻,又作单刀半翻髻,此发型在昭陵陪葬墓出土的陶俑中大量出现。单刀半翻髻向后翻转的弧度婉转柔美,配以初唐女性尚未丰腴圆润的脸庞恰到好处,更好的修饰脸型,显得身材比例更加纤长。

惊鸿髻将发陇至头顶,分两股绾成鸟展翅欲飞,梳惊鸿髻的女子,抿嘴带笑,看得出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初唐惊鸿髻在初唐至盛唐时期流行,浓发中分,上梳弧度挺立,挽于鬓下,圆形双环状而中空的叫双环望仙髻。此发型精美大方,难度较高。此款发型展现出弧度优美的线条,拉高女俑的身材比例,使人赏心悦目。螺髻需要将头发层叠盘起,束于头顶形似螺壳故称螺髻。天宝年间,螺髻流行于宫内同时传到民间,受到唐代佛教影响,女性借鉴菩萨造像的发式而发展的新发式。

螺髻简单大方,又蕴含佛教中端庄柔和之意,常见成年女性梳。双螺髻由螺髻发展而来,此发式梳于头顶左右或垂于耳之两旁,梳于头顶两侧者如表格一中陕西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的梳双螺髻的乐舞女俑,中分发髻于头顶两侧,呈螺状,纹理螺旋上升,活泼俏皮给人朝气,唐代少女常梳。丫形髻需要将头发集束于顶,编结成两髻,左右均分,形似树枝丫杈,故名丫。如表格一中梳丫形髻女俑斜侧仰头挺胸状,给人以直观感受是其自信,表现出唐代女性雄赳赳气昂昂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唐代李贺的《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二月》这样描写峨髻:金翘峨髻愁暮云,沓飒起舞真珠裙。峨髻的突出特点就是将头发束盘出一个较宽的扇面,蓬松的浓发陇至头顶后端,由于整体发髻体积较宽广,贵族的成年妇女多如此装饰自己的发髻,给人一种磅礴的气势。唐代各个阶段都流行高髻,盛唐的造型种类最为丰富,盛唐式高髻为统称。具体根据其形似蝉,称为蝉髻,表一中清晰的从侧面观看到蝉髻向上的走势,高翘饱满,置于额头的正上方,彰显出盛唐女子的自信与高调。

盛唐明显发量浓郁亦或使用假髻,和盛唐丰满的体态搭配和谐。中晩唐式高髻与初唐和盛唐高髻还是有些区别。中晩唐高髻走势不明显,中规中矩的高耸于头顶。发量相对稀疏,搭配日渐消瘦的体态还是比较和谐的。中晩唐式高髻女俑头像,下身为木质,未能保存下来。球形髻有单独一个球形也有两个球形并列,故称球形髻。球形髻头顶梳两只浑圆可爱的球,露耳无鬓,从头后分两绺分别束之于头顶,耸立于顶。梳这种发髻,鬓上不插饰物。中唐时曾盛行于长安妇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女坐俑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倭墮髻为双鬓抱面,发髻由后向前梳至头顶,发髯垂于前额,发髯、两鬓和头背部的盘发呈递进关系,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出土的这件女俑发饰装饰大气精美,发髯上装饰两颗圆球形发饰,极致的展现了盛唐贵族女性对于发饰的奢靡的追求程度。丰腴雍容的体态丰润和蔼的面庞配以精致的发式,显示出盛唐贵族对雅致生活的追求。

唐朝对外交流广泛,其中与回鹘族和蛮乌髻等许多民族交往密切。乌蛮髻为唐代乌蛮族的发饰,后传入中原,回鹘髻和蛮乌髻分别是从回鹘族和蛮乌族妇女中传入中原的发式,并受到了中原女性的欢迎。回鹘族可分为单股或多股,在头上扎一个如拳头大小的髻,有的会再用红绢系定于头顶。梳回鹘髻女俑鬓发抱面,额顶正上方拳头大小的发髻和浑圆较大的面庞形成大小的对比,均为圆,和谐美观。在《苗俗纪闻》中记载,妇人髻高一尺,婀娜及额,类叠而锐,倘所谓乌蛮耶。梳乌蛮髻女立俑,两鬓抱面,发髻束于额前。其女俑手持带柄铜镜,唐代铜镜发展鼎盛,多为悬挂或放置于镜架之上使用,手持实属少见,从这件铜镜和梳此髻式亦可以推测出此女俑应为达官显贵的家眷。

同心髻又称同心结。香港徐氏艺术馆藏的彩绘同心髻仕女俑两鬓抱面与脸颊有空隙,整体发量浓密。此发式延续至宋代,成为典型发式之一。凤髻需全发挽成结梳成凤形,或在髻上饰以金凤,流行于唐代。唐宇文氏《妆台记》周文王於髻上加珠翠翘花,敷之铅粉,其髻高名曰凤髻。波士顿美术馆藏的凤髻女立俑。彰显其雍容华贵的气质和身份。囚髻束发的样式如囚犯之发髻,故名。其式从发根紧束于头顶。流行于唐代中后期。西安韩森寨出土的彩绘囚髻女立俑,从实物中可以看出其髻中空,为显示其发量之浓郁。双垂髻将头发分为两部分,头的两侧各盘卷一垂髻,称双垂髻,或双髻。一般未婚女子、童仆、侍女、或婢伎等常梳这种发式。双垂髻女俑面庞丰满,神情饱含稚气,配以双垂髻,十分可爱。

抛家髻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蝉髻发展而来,由于两鬓极薄,似蝉翼后来上层贵族妇女将鬓发朝两边打开,形如薄扇。晩唐妇女喜梳此髻,它与乌唇赭面的妆容搭配,属于少数民族传入中原的外来发式。中晩唐墮马髻属于高髻,汉代出现坠马髻延续至唐代,盛唐时期极流行。坠马髻形似梳高椎髻的女子跌落马下摔扁形成,发髻微偏,骑马时颠簸,摇摇欲坠却又紧致不散。泡型髻从头后分两绺绕耳束之于头顶,是独特少有的发式。

梳泡型髻的篮彩女站俑,头顶梳泡髻,面部容貌俊美圆润,体态丰腴,衬托其亭亭玉立的神韵。中晩唐闹扫妆髻蓬松杂乱,亦完全不同于唐代其它时期的发式风格,但是晩唐时期审美光怪陆离,白行简的《三梦记》中记载:唐末宫中髻,号闹扫妆形如焱风散鬈,盖盘鸦、堕马之类。表明这种奇怪的发式正符合晩唐时期妇女追求特立独行的心态。

唐代女性的发式彰显其地位和身份,工匠在制作女俑的造型时通过不同发髻来彰显随葬女俑的身份。在寻找资料的过程中,东郊郭家滩骞思愆墓出土的一件红陶女俑长发由两侧编辫子盘于脑后侧,辫子上方两侧有牛角,此发髻名称暂无从得知,但通过脸部和整体服饰可以推测为少数民族。

举报/反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美发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meifawu.net/?id=704

分享给朋友:

“唐代女性陶俑发式的艺术特征” 的相关文章

清朝富家女子梳理发型要多久?别被《甄嬛传》骗了

清朝富家女子梳理发型要多久?别被《甄嬛传》骗了

古人说云鬓轻梳蝉翼,蛾眉淡拂春山。读此诗句就有一种仿佛看见窈窕美人拿着梳子轻梳云鬓,巧笑嫣然的感觉。各个朝代凡是形容美人总是要形容一下美人的妆发,就如同杜甫的《月夜》中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看来要衬托佳人倾城之姿总是离不开一头秀发的。但是古代女子做头发却是一项大工程,特别是清朝。翻看清朝相关的妆...

一目了然,唐宋元明清5朝男子发型展示,有亮点

一目了然,唐宋元明清5朝男子发型展示,有亮点

有意思的历史,忠于原创,欢迎点击上方关注。我们的古人从商周时期就开始束发扎头了,古人崇尚礼仪,对发型服饰都是非常重视的,现代人的发型多变,颜色也丰富多彩,是有众多高级科技加持,那古代都是啥发型呢?今天先来欣赏一下,唐宋元明清这五个朝代的男子发型,哪个更符合你的审美?唐朝男子发型唐朝人大部分束发,最重...

清朝时女性的发型是什么样的?影视剧上的发型太假了!

清朝时女性的发型是什么样的?影视剧上的发型太假了!

说到古代女子的发型,相信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影视作品来进行了解的,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来自《甄嬛传》或者是《还珠格格》等影视作品的影响。古代的女子是否真的如此呢?古代女子的发型装扮,直接影响到当时的生存环境以及生存条件,若是一朝得宠幸,那便是飞上枝头当了主子,所以宫中的女子每天除了生活之外,就是想着如何打...

中国古代女子发型演变史

中国古代女子发型演变史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妇女的发型与发饰都异常丰富而精美,成为中国文化中特殊而绚烂之一笔。中国的发文化与中国人对美的追求是密切相关的。中国人对发的审美情趣是中国发文化之重要内涵,也是推动中国发文化发展的特殊动力。1.原始社会时期传说炎帝时,男女分工已经很明确,男主外,女主内,这为妇女追求美观的...

古代如果把头发偷偷剪短会被砍头吗?除了出家的和尚外,为什么古代人都要留长发?

古代如果把头发偷偷剪短会被砍头吗?除了出家的和尚外,为什么古代人都要留长发?

不会,古代剪短头发是一种刑罚,叫髡刑,一般是直接剃光头,和割鼻子、割耳朵的刑罚差不多,效果有点类似水浒里的脸上刺字,说明这个人是罪犯。你自己割自己鼻子玩,或者自己没事往脸上刺字玩,相当于你自己枪毙自己,别人不会因为你枪毙了自己 而枪毙你……不剃光头,正常的头发古人也要修剪的,否则发型会变成乱蓬蓬的爆...

盘点古代男子发式,元朝竟然如此独特?

盘点古代男子发式,元朝竟然如此独特?

在我们看古装的影视作品中,里面的男子全都是长发。那古代的男子为什么要留长发呢?古人对头发是十分看重的,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加上受《孝经》的影响,男子留长发成为了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随意处置。《孝经》自出生后,选一吉日,剃掉胎发之后,就不在剪发。等长到一定的年龄,便为他们举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