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人发型 > 正文内容

略论十到十二世纪女真与党项的“髡发”习俗

meifawu3年前 (2022-09-16)古人发型311

女真

古代中国北方各族群的发型发式各异,有结发、拖发、椎髻、披发、断发、剪发、绳发、索头、髡发等等。这些发型发式存在两个基本区别:蓄留全发和剃发。蓄留全发是指对头发剪剃一少部分,留有一大部分,任其自然生长,但可以结辫,例如拖发、椎髻、披发等等;而剃发则是剔除大多数头发,往往表现为短发、寸头乃至秃发,比如断发、髡发等。

髡发,是指剔除部分或者全部头发的发式,留有的头发可以结辫或者自然披散。从辽庆陵壁画和黑水城出土的西夏绘画《水月观音》等考古资料来看,在十到十二世纪,北族的发型发式虽各自仍有差异,但几乎都具有了髡发这一基本特征,活跃的代表即是契丹、女真、党项以及蒙古等。

文姬归汉图

在金代张瑀的《文姬归汉图》中也详细描摹到金人的发式发型,图中一共有十二个人,其中在整个队伍后半段的胡人官员的发型特点最为突出:前额头发剃除,后面头发留长,辫成两个细长的辫子,这是十到十二世纪女真族人的典型发行之一。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关于北方民族多髡发的原因主要包含信仰和现实两个方面。首先,不少民族都就将头发被视作人的灵魂寄所,弗雷泽《金枝》一书中认为:原始人相信自己人体各个部分同自己有染触关系,即使那个部分已从身上脱离出来,这种染触关系依然存在,[1]虽然不存有全部头发,但头发依旧被看作身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可以具体表现在清宫档案记载:有跟随将军明瑞之蓝翎侍卫三保家人书克翁,将明瑞身躯掩埋,将发辫、扳指、带子带出,并将总督印信令三保等赍送永昌,给予驿马赴京,恭候皇上询问。[2]由此可以看出,在当时人心中,发辫是人灵魂的象征之一,不可忽略,而髡发恰恰可以留有头发,满足人体的精神需求;其次,女真等游牧、渔猎民族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常年以打猎为生,避免不了与野兽的搏击,而髡发的发量少,发辫轻,有利于打猎,髡发轻快、方便、实用。

在十到十二世纪,髡发大都剔除头顶头发,但具体形态又有所不同,形式多样。《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女真)男子辫发垂后,耳饰金环后颅留发以色丝系之,富者以珠玉为饰。[3]女真族髡发多为剔除头上其他部位头发然后蓄留颅后头发,结成下垂发辫。女真发式虽亦为髡发,却与契丹发型发式颇有不同。而北宋曾巩《隆平集》书:(西夏)文人服靴笏幞头,武臣金帖镂冠,衣绯衣,金银黑束带,配蹀躞,穿靴,余皆秃发,耳垂环。[4]与女真發式又有所不同。

西夏人以髡发发式为主的原因,与西夏的秃发令有莫大的关系。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元昊命令其属下臣民秃发,称为秃发令。《续资治通鉴长篇》即载:元昊初制秃发令,先自秃发。及令国人皆秃发,三日不从令,许众杀之[5],可见这一政令实行之严苛与急促。然而,西夏境内的党项人大都为羌人后裔,或羌化严重的鲜卑后裔,在元昊秃发令前,其普遍的发型发式也为羌人常见的披发,这一点当是确实无疑。[6]依据一些学者的说法,秃发是恢复了拓拔鲜卑的旧俗。[7]然而,且不论元昊所部是否为拓拔鲜卑之后,拓拔鲜卑的索头是一种蓄留全发的发式。[8]

因此,元昊下令秃发,不应当是模仿鲜卑发式,依据传世画作以及考古资料来看,其秃发样式更像是模仿契丹髡发。元昊自认为拓跋鲜卑之后,《宋史》载其向宋廷上表云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9]然而,北魏拓跋鲜卑的发型发式本为披发(索头),元昊却下令秃发,其发型发式又颇类契丹,这很可能说明元昊一方面自认为自己是鲜卑之后,然而关于鲜卑旧俗却知之甚少,遂模仿当时较为常见的、象征北族胡人的契丹式的髡发,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元昊自觉为拓跋鲜卑之后,却对契丹式的发型发式生了某种认同感,并不惜用行政手段来强制推行之——这一现象可以贴切地反映一种发式形成的背后,种种政治话语的交互和错位。到哲宗时期,环庆路熟户捉生伪冒、改名、剃发、穿耳、戴环、诈作诱到西界大小首领[10],说明起码到哲宗时期,西夏人秃发也是一个重要的特征。西夏人将秃发这一习俗一直保留下来,而并非只是慑于元昊一时之威,或许可以说明这种认同似乎相当普遍。

木版画上的西夏武士

同元昊一般采用行政手段推行髡发的,还有金的剃发令。其立意缘由则是出于对汉文化的警惕之心和对汉人忠诚的考验,亦方便女真统治者在战争状态下划分宋金阵营,区分敌我。早在天会四年(1126年),金政权即下令所征服地区的汉人宜同风俗,亦仰削去头发,短巾左衽。敢有违犯,即是犹怀旧国,当正典刑,不得错失[11],天会七年,又下令禁民汉服及削发不如式者杀之[12],《德安守御录》记载:建炎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有北来一项群贼数万人,称是单州团练使、郢州钤辖孔彦舟,在黄州麻城县作过。至三年正月初七日,贼至黄州,皆剃头辫发,作金人装束。[13 ]

按建炎三年,距离孔彦舟叛走伪齐、投降金朝尚有四年之久,这时其流寇部队采用女真发式,可能是出于借金人之名威吓南宋军,方便其南下劫掠的军事目的,这是金国影响力的绝好体现。再加上金国境内实行的诸如剃发令一类的行政措施,其风俗文化对其他北方民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到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年)为止,剃发令一直得到了较好的执行。剃发令中,不仅要求汉人剃发,并且要如式,说明女真人的髡发与契丹发型多样的髡发不同,具有一定范式。到金末,今诸人衽发皆从本朝之制[14],说明女真式的既髡且辫发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流传。

综上所述,十到十二世纪,以女真、西夏为代表的各民族髡发发式的形成,有民族性因素,还有政治性因素。发型发式作为传统社会中风俗的重要部分,推动其发生变化的因素是复杂而多样的,值得今日史家深入研究。

注释:

[1]弗雷泽:《金枝》,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46页

[2]军机档,403024233,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转引自吴美凤:《顶上风云:满人髡发源起》,《满语研究》,2013年2期,第65页。

[3]《三朝北盟会编》卷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7页

[4]曾巩《隆平集》卷十二。

[5]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5,景祐元年十月丁卯条,中华书局,1993年,第2705页。

[6]汤开建:《西夏秃发考》,《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7]详见吴天墀:《西夏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0页;朱瑞熙等:《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3-54页。

[8]详见李志敏:《索头为既辫且髡发式说辨误》,《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景永时:《关于西夏秃发令及发式问题》,《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9]《宋史》卷485,《夏国传》,中华书局,1985,第13995页。

[10]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12,元符二年七日丙午条,中华书局,1993年,第12187页。

[11]李庆善整理:《大金吊伐录校补》,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306页。

[12]崔文印:《大金国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84页。

[13]《守城录》卷4,(宋)陈规、汤璹《德安守御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14]《金史》卷35,《礼志八》,中华书局,1975年,第828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美发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meifawu.net/?id=546

分享给朋友:

“略论十到十二世纪女真与党项的“髡发”习俗” 的相关文章

古代不同时期的发型大赏,带着让人惊叹的美丽,你喜欢哪个朝代?

古代不同时期的发型大赏,带着让人惊叹的美丽,你喜欢哪个朝代?

文/可可文章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以下图片可能与历史有出入,存在争议,仅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即可。华服之美不仅在于衣着的或飘逸、或华丽,发型在整个造型中存在的意义也至关重要,能够瞬间增色女子的仪容媚态。尽管现在很多汉服小姐姐们日常出街都是搭配比较简单易上手的发型,但认认真真复原古代繁复发型的小姐...

中国古典美!古代女子发髻图解,有你喜欢的吗?

中国古典美!古代女子发髻图解,有你喜欢的吗?

古代女子发型图解大全 :让大家了解下我们祖国古代女子丰富多彩的美!《单螺》单螺其梳编法是将发股集结,盘叠如螺。置于头顶上,在永泰公主墓石椁内西面北次间之雕饰,亦有些类发式。《双螺》双螺其梳编法是将发分为两大股,盘结双叠于两顶角,亦名双角,在《喀喇和卓古墓壁画》亦有这类发型,螺髻清晰秀雅。《朝天髻》朝...

中国古代女子发型演变史

中国古代女子发型演变史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妇女的发型与发饰都异常丰富而精美,成为中国文化中特殊而绚烂之一笔。中国的发文化与中国人对美的追求是密切相关的。中国人对发的审美情趣是中国发文化之重要内涵,也是推动中国发文化发展的特殊动力。1.原始社会时期传说炎帝时,男女分工已经很明确,男主外,女主内,这为妇女追求美观的...

古代汉把头发看得比命重,为何少数民族要剃发,竟是为吓唬对手

古代汉把头发看得比命重,为何少数民族要剃发,竟是为吓唬对手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古代人对待头发得看法,很多人都看过古装剧,在古装剧里面,汉人把自己的头发看的比生命还重要,所以古人会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过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却不那么爱惜自己的头发,经常是光着头的,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古代的人,因为受到了老祖宗思想的影响,所以非常的看重自己的头发,我们...

将中间的头发剃掉,宛如地中海,古代日本男子为何流行这样的发型

将中间的头发剃掉,宛如地中海,古代日本男子为何流行这样的发型

一款合适的发型,能给一个气质平平的人无形之中加好多分;但一款不合适的发型,估计好多人看了都想拉黑屏蔽。然而大众口味千奇百怪,我们又不是人民币,如何能剃一个所有人都赞同且效仿的发型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我们的邻国——日本。这个国家在古代时期,流行过一种这样的发型,它要求人们把脑门上的头发剃光,仅留中间一撮...

在古代,未出阁的少女与已为人妇的女子发型有何区别?

在古代,未出阁的少女与已为人妇的女子发型有何区别?

对于古人而言,拥有一头长长的黑发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对头发看得很重。平时观察一个人是否美,头发占了很大的比重,比如对女子的审美标准中有一条就是看其头发是否乌黑油亮,因为头发作为血之余、肾之华,能够反映身体的健康程度。因此,发型对于古人而言也相当重要。古代那些没有出嫁的闺中少女在选择发型的时候,都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