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还原明朝人?布衣、束发、蓄须,琉球人照片可以提供参考
我写过很多关于明朝的文章,最近几天我脑海中产生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假如现在我要是导演,让我去拍明朝人,或者换句话说,让我去"还原"明朝人的形象,那我应该怎么做呢?
有人可能会说,你可以学一学韩国的古装剧呀,或者你这么喜欢从绘画中窥探历史,那你可以多参考明朝的人物画嘛。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但是我左思右想,也许我还有更好的选择——从琉球人的照片中"还原"明朝人精神风貌。
明朝文人形象和绘画中的明朝人
我国古装剧的困境:影视剧中的明朝人总是气质不足
一部古装剧,演员和角色的精神风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国产的古装剧中,关于明朝的影视剧我总觉得有点问题。
问题出在哪?正如小标题所说——缺少一些气质。如果要给这种气质下一个定义,我觉得可能就是一种"传统美"。
比如在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回明之杨凌传》中,你就丝毫感受不到演员们所饰演的明朝人身上的气质。
《回明之杨凌传》剧照
当然了,这里的服饰问题很大。但是我今天不想仅仅讲服饰问题,我更愿意和大家谈一谈精神风貌问题。
我在上上篇文章中谈到古人的束发问题。其实束发是中国古人的气质的最大源泉。胡歌在《琅琊榜》中饰演的梅长苏,这张束起头发、身穿布衣的剧照,就很符合我对明朝人的想象。
《琅琊榜》剧照
但遗憾的是,《琅琊榜》的故事背景是暧昧不明的,总体上是一部架空剧。这个角色也不属于明朝。
但那些属于明朝的角色表现如何呢?
我之前夸过很多次《女医·明妃传》。不是夸它的剧情,而是夸它的服饰。比如霍建华的这张剧照:
《女医·明妃传》剧照
服饰问题不大,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头上戴了网巾。在早期的古装剧中,拍明朝剧的时候,导演一般都会加上网巾。
但近些年来的明朝剧反而有所退步——网巾已经成为了奢侈品。
回到《明妃传》这部剧——如果要让大家挑毛病,大家觉得毛病在哪?我个人感觉是色调完全是韩国风的,或者你可以说是湖南卫视风的。这种鲜艳且显眼的色彩,适合清宫剧,而不适合明朝剧。这是我对古装剧的一点审美心得。
我最近在看《江山风雨情》。这部剧中王刚饰演的太监王承恩很喜欢戴网巾,丁海峰所饰演的吴三桂在脱掉铠甲之后,也会戴上网巾:
《江山风雨情》中的王承恩和吴三桂等人都喜欢戴网巾
这是这部剧的一大特色,也是值得赞扬的地方。
但是,当我们换一个镜头再来看看其他角色时,就会发现文臣比武将拍得弱多了。武将在剧中尚且有几分气概,但拍到文臣则古人的精神风貌和气质消失殆尽。比如这张范文程的剧照:
剧中的范文程 服饰比较尴尬
为什么气质全无呢?
因为服饰上的漏洞很多,降低了观众的审美体验。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大明王朝》中。在《大明王朝》这部剧中,当海瑞脱掉官服时,他的气质立马就出现了:
《大明王朝》中的海瑞穿上布衣气质锐增
饰演海瑞的黄志忠在拍这部剧之前,用短短的一周左右时间减肥19斤,并且在之后拍剧时经常保持空腹状态。
这种自我牺牲直接塑造了海瑞的清瘦形象。
我觉得这种清瘦形象与海瑞的道德品质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海瑞的这个形象,也很符合我们对明朝人的期待。但是,问题是,当海瑞穿上官服时,气质似乎的下降的:
穿上官服后的海瑞气质则打了折扣
为什么会下降呢?正如刚才所说,问题出在服饰上。服饰不对,会影响整部剧的观影体验。至少对我这种比较苛刻的观众来说,是会影响的。
我想说的另一个点是,胡子的问题。
《大明王朝》总体上保持不错的气质,原因在于除了太监,几乎全部演员都是蓄须的。这一点很重要。
唐国强导演过一部电视剧《袁崇焕》,里面的崇祯是这样的:
《袁崇焕》中的崇祯,站在他周围的是一群同样没有胡子的太监
这部剧和《明妃传》也有某些共同点:只要主角是年轻人,绝对不会有胡子。
在《明妃传》中霍建华养过一段时间胡子,但那是在被鞑靼撸去时才有的。在回到京城之后,他又变成了一个白净小生。
我在这里不是说古装剧必须蓄须,而是说,假如蓄须,很可能在气质上会高一些。比如在《大明劫》中,蓄须的崇祯显然在气质上要上一张剧照更具气质:
《大明劫》中的崇祯
为什么会气质不足?问题主要出在服饰、发型和胡须上
我在刚才已经把明朝历史剧中几个导致角色气质锐减的要素罗列了出来。在这里我来先进行简单的总结:
首先,服饰的对错对明朝剧乃至整个古装剧的角色气质影响是最为关键的。
像《杨凌传》这种剧的服饰,完全体现不出任何美感:
这都已经什么年代了,《杨凌传》的服饰实在是烂得让人失望
其次是发型问题。
中国古代汉族,除了清朝之外,其他时候(包括元朝)都是束发的。所谓束发,就是将整个头发全部包扎起来,在头顶偏后的位置扎成一个髻。
但我们现在的古装剧,里面的角色大多数时候都是长发飘飘的形象。比如何家劲饰演的《大英雄郑成功》:
《大英雄郑成功》中的郑成功长发飘飘
这种长发飘飘的形象,显然不如赵文卓饰演的束起头发的郑成功精神:
赵文卓饰演的郑成功显然更加精神
拍明朝剧,在头发上配上网巾,当然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第三点是胡须问题。古代成年男子必须蓄须,不长胡子的男人有三种人:第一种,女扮男装;第二种,太监;第三种,确实存在部分不长胡子的男人。
成年男子不长胡子在古代是一件很丢人的事。
我在这里这么说,很多人估计又要跳出来说我吹毛求疵了。但是,根据我的审美,或者说我对古装剧的期待,我认为至少要保证绝大多数人是蓄须的状态。这样整部剧的气质才能撑得起来。
《柳如是》电影中的钱谦益气质就很足,因为完全符合我所讲的上述三点
穿布衣,束发,蓄须,琉球人给我们提供了参照
我讲了这么多,很多人可能还是对明朝人"长"什么样子没有太大的概念。所幸的是,同样继承大明衣冠的琉球人给我们留下了一些珍贵的照片资料。
在照相技术发明时,我国正处于清朝末年,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古人照片肯定都是清朝人的:
清末照片
在同一时刻,在中国东南角的岛国琉球上,一群自诩为"中华文明"继承者的琉球人,正在遭受一场变革。
这场变革来自于日本。
但在日本的入侵之前,许多珍贵的照片依然保存了下来,并且流传到了今天。比如这张照片:
琉球人照片
这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完整的汉家遗风。
如果要说明朝人长什么样,有何种气质,我认为就和这张照片中的形象并无而至。顶多头上再戴一个网巾或者帽子。
从这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人物严格束发,头后面的头发并没有批下来。第二,身穿交领布衣,没有花里胡哨的修饰品或造型;第三都留有胡须。
类似的照片还有这张:
琉球人照片
照片中两位老年人士,身上穿的衣服也很有汉家特色。
首先是,衣服总体上保持宽衣大袖的特色,腰间用腰带束起;其次是,衣服的领子(交领)是从左向右扎到腰间的。这叫做右衽。古往今来,汉族用右衽。部分少数民族用左衽。
在这里,衽就是衣襟的意思。汉人的衣襟在很多时候和衣服主体的颜色稍有区分。
注意衣襟
左边人的衣服比较明显,衣襟是黑色,身上穿的可能是灰色。右边的浅一点,但也有不大明显的颜色区分。
这都说明琉球的服饰和明朝服饰是一脉相承的。
类似的照片还有一些,总体上也都符合我本人对明朝服饰的想象:
右边的白胡子老爷爷的气质,说实话,很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审美
当然了,再提及一下。明朝人戴网巾偏多,戴帽子的情况可能也很多。琉球的这些照片没有出现网巾和帽子,但是关系不大。
我在这里主要说的是气质。
一味参照韩国"李氏王朝"照片,反而有可能降低我们的审美
我们现在的古装剧似乎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一方面,部分导演继续粗制滥造;另一方面,模仿韩国古装剧的趋势似乎在升温。
说不定现在已经很多人在研究李氏朝鲜的照片了——李氏朝鲜也坚持到了照相技术发明后才灭亡。
但我个人不建议对李氏朝鲜进行过多参考。为什么呢?因为从明朝灭亡到照相技术诞生,中间隔了一个大清。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韩国的服饰其实是发生了很大变化的。
比如这种照片,显然大明遗风保留得也不多:
李氏朝鲜的平民服饰和明朝是不同的
我们只能说在上层建筑,也就是官僚机构乃至皇室当中,李氏朝鲜基本保留了大明的特色。
比如这种照片:
李氏朝鲜的官员服饰格局也较小
但是,回归我们今天的主题,依然存在一个问题:写实有余,但气质不足。
你可以说明朝官员穿上官服就和这种样子类似。但是对古装剧来说,这种扮相就缺少了一些符合我们华夏民族文人的精神风貌。
换句话说,李氏王朝虽然继承了大明衣冠,但气度太小、气质不足、格局不高。相比之下,琉球人的照片更加符合我们的想象。
古装剧之美,美在气质
是时候为今天的话题下一个结论了:身穿右衽布衣,束发(包括网巾和帽子),蓄须,是我们"还原"明朝人的三件法宝。如果按照这种思路来考究我们的角色,我们就能将角色塑造得更加具有"传统美"和"古典美"。
缺乏气质,则难出佳作。
前些年上映的电影《柳如是》,虽然服饰上也稍有问题,但是其中的服饰、构图、色调,其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底蕴,都成就了角色的古典气质。
电影《柳如是》剧照
我心目中的明朝,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