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人发型 > 正文内容

古代女子成年和未成年的发饰有何区别呢?

meifawu3年前 (2022-09-13)古人发型222

在古代,人们的发型与服饰都有着一些特殊的讲究,其中,成年人的发饰与未成年的是有明显的区别。那么古代一些女性的发饰,也是受到人们的关注,一般来说,女子长到15岁,就算是成年,可以出嫁,当然也有一些女子嫁人要更早一些。

女子成年被称为及笄,在《说文解字》中记载:笄,簪也。

笄就是古人盘头发或者别住帽子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开始加笄,由家长替她把头发盘结起来,插上一根簪子。

在成年之后,女子就会用这些成熟点的发型,在没有成年的时候,她们当然就要采用其他的发型,女孩在成年之前,还会经历过一段的少女时期。

丱(guàn)发

少女也分为不同的类型,在10岁以下的女孩还太小,估计也不会去留什么发型,在《红楼梦》中就记载过‘未留头的小丫头’,小女孩不会有什么特定的发型,很多还是选择短发,估计头发还没有留长。等稍稍长大一些,就会丱发,这种发型是将发平分两股,对称系结成两大椎,分置于头顶两侧,并在髻中引出一小绺头发。使其自然垂下。

丫髻

未婚少女或者是一些年龄稍小的女孩都会用这种发型,还有一种非常流行的就是丫髻,从秦代开始,宫廷里面的很多女子,或者是没有成年的少女都喜欢留双平髻,将发顶平分两大股,梳结成对称的髻或环,相对垂挂于两侧,一般双平髻都是由两个丫髻组成,有的时候也会采用挂髻,如图下:那么等女孩长大了,还会有其他的发型变化,其实成年与未成年之间的区别没有那么大,古代对于女性发型区分,最主要还是通过婚配情况。

垂鬟分肖髻

未出阁的女子都可以被称为少女,当然也有一些女子长得很大都嫁不出去,那是例外的情况。这些未出阁的少女,其中一些人就采用垂鬟分肖髻,这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流行起来的发型,将发分股,结鬟于顶,不用托拄,使其自然垂下,并束结肖尾、垂于肩上,亦称燕尾。在隋唐时期,这种发型成为未出阁少女的主流发型,通过发型就可以判断出女子是否婚配,出嫁之后就会把自己的头盘起来,换成已婚女性的发型。

当然,小女孩也是非常喜欢美的,在市场上也有一些小孩专用的发簪,皇族和一些大户人家对于发型是有要求,可民间的一些百姓要求就没有那么严,他们也没有这个条件。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他们也生活在国内,不过他们的习俗与汉人是有着一定的不同,因此在发型上,也存在着一些区别,很多外族的少女,在没有成年前和男孩差不多,说到底还是文化不同所带来的差异。和成年女子发饰差不多,少女的发型样式也是受到宫里的影响,当时引领发型与服饰潮流的就是宫廷。

发型上有着不同的讲究,那么服饰上也必然会有不同的讲究,古代的女性穿着讲究非常多,一般都是穿汉服,现在人们也有些喜欢汉服,不过汉服穿起来非常麻烦,行动也非常不便,况且大部分汉服异常宽大,身材不好还真衬不出来。

刚生下的小孩无论男女,都会用襁褓包裹,这是小家伙们的第一种服饰,襁褓的做法也各有不同,一直流传到现在,很多小孩刚生下来也是用襁褓包裹。在4岁以前,其实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甚至常常会有不穿衣服的情况,古代条件不好,孩子也都皮实。

况且小孩活泼好动,等孩子长大了,女孩自然要开始注重着装,半臂小袴和背带裤是女孩常常会穿的一种服饰,无论男女都喜欢穿这样的衣服。到宋代就开始穿对襟短衫,这个时期由于辽金这些国家的出现,胡人风气传入到中原等地,人们的服饰也因此发生很大的变化,等清朝入主中原,马甲开始流行起来,女孩们也开始穿马甲,马褂。男孩与女孩在样式上有着一些区别,不过总体还是都差不多的,等女孩长成少女,自然就不能和男孩混穿。

一般少女的着装样式与成年女性的区别不会太大,上衣下裳是标准配置,但少女还没有发育完全,个子与身材都与成年女子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很多少女的服饰设计得要相对精致一些,不过这都是有钱人家的女子才能这么做,普通百姓家里,女子的服饰也不会太好,就是一些粗布衣裳。服饰也不会太过华丽,在唐代,胡服开始流行,很多女子都喜欢穿这个上街,而且女性也非常喜欢穿男装,少女们也受到这种影响,更多来穿男装胡服。

在宫廷以及大户人家中,常常会有一些侍女,很多侍女都是没有成年的小丫头,她们的服饰被称为仕女服,还有一种是宫装,这与民间的少女们穿得是不一样的。不过这些丫鬟大部分都是终生制,没有机会到外面生活,因此她们大部分都要一直穿着这些衣服,明清时期,由于社会风气的改变,对于女性的束缚越来越严重,大家穿得也是越来越严实。总得来看,小时候男孩女孩的服饰都差不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孩主要是以上衣下裳这类的服饰为主。

但皇族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像公主这些身份尊贵的女性,她们在长大的时候也会穿着不一样的服饰,一般都是特制的宫裙,服饰上讲究不会太多。这对孩子的家庭条件也是一种考验,毕竟要是家庭条件好的话,从小锦衣玉食,穿的服饰什么的质地和样式都要比其他的女孩强很多。这么多年,服饰也是在不断进行变化,社会的习俗也有明显的改变,华夏文明本身就在不断吸纳各种的文化,在不断的融合中产生了各种的变化,服饰随着文化的改变也有着不同的变化。

如今的服饰也保留着原来的一些特点,现代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小女孩也开始追求潮流,古人也没有办法比,当然衣服最主要还是保暖能穿就行。在当时很多人对于样式的要求还没有那么严格,毕竟古代很多人要先考虑好能否吃饱,小孩也是一样,能养活大了就很不容易,穿什么衣服不太重要,长大就行。现在人把之前流行的这些服饰都是称为汉服,不过在清朝入主中原后,国内的文化也出现一定的改变,汉服也被认为是彻底断代,本身汉服也不是非常实用,被淘汰也是迟早的事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美发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meifawu.net/?id=479

分享给朋友:

“古代女子成年和未成年的发饰有何区别呢?” 的相关文章

古代女性的发型美轮美奂,她们是如何固定并且保养的呢?

古代女性的发型美轮美奂,她们是如何固定并且保养的呢?

女生的美丽从古至今没有间断过,现在有了高级的化妆品,以及多功能的美颜相机,也许现实中你不是特别的好看,但是在照片中的你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但在古代女性又是如何保持自己的美丽呢?除去妆容不说,头发就是一大问题,古代对头饰还是非常重视的,少女有少女的头饰,妇女有妇女的,花样百出,可是古人是如何保养头发,...

中国古代女子发型演变史

中国古代女子发型演变史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妇女的发型与发饰都异常丰富而精美,成为中国文化中特殊而绚烂之一笔。中国的发文化与中国人对美的追求是密切相关的。中国人对发的审美情趣是中国发文化之重要内涵,也是推动中国发文化发展的特殊动力。1.原始社会时期传说炎帝时,男女分工已经很明确,男主外,女主内,这为妇女追求美观的...

原创一生只剃一次头发,古人重视头发的背后又有怎样的含义?

原创一生只剃一次头发,古人重视头发的背后又有怎样的含义?

原标题:一生只剃一次头发,古人重视头发的背后又有怎样的含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十分重视,到了现在人们对头发才没有那么重视,但是古人对此就很重视,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剪头发也被视为不孝,是不能毁伤的,只有在夫妇双方结婚时才会各自剪下一截头发,所以古代也有结发夫妻一说,古人认为保留自己的发式,就...

清朝男人为什么留辫子?为何清朝人要把前面头发剃掉?

清朝男人为什么留辫子?为何清朝人要把前面头发剃掉?

清朝人把前面的头发剃掉留下不同时期长度粗细不等的辫子,除了不遮挡视线、对大自然的崇拜及萨满教的影响,还有刚入关时的一种发型说法:金钱鼠尾。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也有人说,留的辫子细长,要能从铜钱孔中穿出,所以才那么叫。总之就是脑门心留一小撮头发,然后梳一条小辫儿。中国有5000年的悠久...

清朝的男人为何要“前髡后发”,前半光头,后半留长辫子有何用意

清朝的男人为何要“前髡后发”,前半光头,后半留长辫子有何用意

清朝的男人们都有一条长长的大辫子,而前半则为光头,这一习俗在清军入关之前就已经开始推行。满族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而其统治者在关外就已经大力推行剃发政策,肯定是有原因的。在关外如此,在进关之后更是如此。清军于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入关时曾颁发剃发令,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

贴头皮是检验女明星的唯一法宝,敢梳这个发型,都是真美人!

贴头皮是检验女明星的唯一法宝,敢梳这个发型,都是真美人!

娱乐圈的女星个个姿色过人,有的女星颅骨发育饱满,能驾驭各式各样的发型,就连在贴头皮、大光明这样的造型下,这些女星还是风姿绰约。反之,有一些女星就驾驭不住这样的发型了,亮相后堪称灾难。1. 钟楚曦凭借红毯造型多次登上热搜榜的钟楚曦是贴头皮造型中的美貌翘楚。在多次活动中,钟楚曦都以贴头皮造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