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莽到曹丕:坐拥天下的古代帝王,为何对脱发无能为力?
古人脱发吗?答案是肯定的。上至皇亲国戚,中至文人墨客,下至黎民百姓,都加入过脱发圈群聊。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用不着担心脱发烦恼。因为古人平均寿命很短,能活到亲眼见证自己脱发的那一天,已经成为了人生赢家。
上了年纪的人,更能领会《孝经·开宗明义》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指导精神,对于发际线问题,一丝一毫不敢怠慢。
头发粗细无小事
清朝以前,汉族人年少时,是可以经常剃发的。
但凡成年,具体为男性满二十岁,女性年满十五岁,长出的头发就不能经常剃掉了。
年满二十岁的男性,称弱冠。年满十五岁的女性,称及笄。
前者要行冠礼,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
后者亦要将头发盘起来,用簪子束好,随时准备出嫁。
原始人类,食不果腹,披头散发。及至文明阶段,束发成了一个男人的脸面。
在一些朝代,更能通过发型的不同,识别当事人身份的高低。
古代男子的发型,主要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束发,将头发全部扎起来,然后用头饰固定。
头饰为束发冠笄。冠的形制有高冠、弁、梁冠、笼冠、小冠、幞头、帻、帢、帽等。
也可戴各式头巾,包括四方头巾、万字巾、云巾、软巾、幅巾、葛巾、华阳巾等。还有的地区农民戴笠帽。
第二类是半束发,半披半束。更多见于北方草原民族、南方蛮族。太平天国比较特殊,头发自然批散开,戴上头巾或帽,或不戴东西。
第三类是商朝髡发,头顶剃光,四周扎小辫子或缠发带。
第四类是秦汉发型,中间有中分,然后再束发。
第五类是辫发,大部分头发剃光,剩下一撮或几撮扎辫子。见于辽、金、元、清时期。比如清朝发型,就包括有鼠尾辫、猪尾辫、牛尾辫。
在发型问题上,女性同样不认输,甚至更复杂。
夏商时期,女性开始梳辫子。
春秋战国后,女性开始挽髻于头。
秦汉时期。大多流行平髻,高髻只见诸于少数贵族女子。
等到汉代,有了坠马髻、盘桓髻、分髾髻、百合髻等区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女性喜欢飞仙式的高髻。
唐代,流行起了反绾髻、双环望仙髻、花髻,刨花水技术也到达一个高峰。
宋代,女性多梳高冠长梳、大梳裹、高髻、同心髻、朝天髻。
清代,汉族女性中流行有元宝头、平髻、牡丹头、架子头,满族女性则多梳两把头、一字头。
针对头发,有髡刑,就是剃掉头发,让对方受辱。
这是古代惩治罪犯的一种刑罚。著名的司马迁剔发受辱事件,指的就是这个。
还有三国时期的曹操,因为坐骑受惊,跃进麦田里,撞上了践苗者斩的律令,不得不割下自己的头发,用来替代自己的人头,成语割发代首由此诞生。
惜发如命的古人,倘若头发变稀疏,轻者引来嘲弄,重者耽误人生大事。这一点上,男人们最能感同身受。
人生秃如其来
早在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就意识到了秃头的问题。
《黄帝内经》中记载: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那时候的人们相信,脱发与年龄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所以古代画像中的老者,多以脱发的形象示人。
最早脱颖而出的脱发名人,当属王莽。东汉蔡邕在《独断》中描述:王莽头秃,乃施巾。时人云:‘王莽秃,帻施屋。’
王莽当上皇帝、开拓人生新篇章后,头顶也逐渐拓展出一片地中海。王莽似乎对自己的仪表非常在意,饱受困扰的他,一根发丝落地,都能彻夜难眠。
于是,他把软帻衬裱硬,套在头上,将顶部升高做成介字形的帽屋,谓之介帻。
这一神奇发明,在群臣中间得到迅速推广,一时间满城皆戴王莽帻。王莽心中大喜,自以为权威得到了巩固。
史书上还有关于王莽染发的记载,开了两千年前中国染发之先河。
王莽被杀后,起义军将他肢解,头颅挂于城门示众。让人惊叹的是,那个脑袋上的发须,依然保持着乌黑光亮的色泽。
魏文帝曹丕,同样深受脱发困扰。
据《外台秘要》记载,在曹丕30岁时,发脂如泉,脱发不止,于是四处寻医问药。
可叹整个天下都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唯独控制不住自己的发量。抑郁症状逐渐显现,最终导致曹丕英年早逝。
到了唐代,经济数据一路向好,脱发名人数量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大诗人杜甫,便是发量渐少、苦闷渐多的典型代表。一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能形容他对头发的哀伤心情。用手稍微一挠头,头发一掉一大把。
杜甫依然戴着发簪,直到后来,头发连发簪也梳不住。有些心情,更是连诗句也无能为力。在安史之乱的动荡岁月里,杜甫的中年危机感,就这样不动声色的来了。
杜甫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不仅遭遇中年秃顶危机,黑发还变成了白发。
职业诗人的他,同样选择用诗句道出哀伤。
他在《嗟发落》里写到: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从白天到晚上,都在愁脱发,压力山大。
还有来自《因沐感发,寄郎上人上二首》的呐喊:乃至头上发,经年方一沐。沐稀发苦落,一沐仍半秃。
头发一年只洗一次啊,和过春节的频率一样低了,依然无法阻止发丝的离去。只能怪那把木梳,把快乐薅走了。
眼瞅着白居易的窘况,刘禹锡似乎找到了倾诉对象。
他写信给对方说到,自己偷闲照镜子,发现: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尽管步入暮年,面对头发稀疏、连帽子发簪都撑不起的尊容,内心还是有一丝惆怅。
陆游表示不服:脱发纷满梳,衰颜不堪照。
你看我,脱落的头发都缠满了梳子,又怎么能看着镜子中自己衰老的容颜呢?拥有一头秀发,象征着青春啊。
苏东坡也加入了群聊,他在诗句里写到:晚凉沐浴罢,衰发稀可数,自己年轻时的一头飘逸长发,已经随着衰老变得根根可数。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寻遍天下名医,终于摸索出了一个梳头妙方,并通过作品传给了后人: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
古代女子也脱发
脱发并非男人的专利,史书记载,几千年前就有女性脱发的案例,甚至皇宫贵族也都有脱发现象存在。
女性脱发,最著名的人物是慈禧。据史书记载,慈禧在40多岁时,曾经出现过脱发现象。
一次,太监李莲英为慈禧洗头,竟一下子掉下来数十根头发。
李莲英原本打算偷偷收走,不料被慈禧发现,最终,李莲英没能逃脱一顿板子。
此后,慈禧依然脱发,持续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严重时,甚至直接漏出了头皮。
慈禧只能带着镶满金银珠宝的帽子,遮掩光秃秃的额头。
后来,太医李德玉等人,翻阅古今经典药方,走访多位名医学习,确定了治疗方案,慈禧的脱发才得以治愈。
应对脱发有攻略
古代男性应对脱发,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戴上帽子。
《晋书·舆服志》记载:帻者,古贱人不冠者之服也。汉元帝额有壮发,始引帻服之。王莽顶秃,又加其屋也。
帻原本是不戴帽子的底层群众使用,即在额头上用布条缠绕一圈,汉元帝额头有一撮异常粗壮的头发,于是以帻束发,效果不错。
王莽秃顶也严重,但无发可束,就对帻进行了改良,即前面所说的介帻,也即我们今天帽子的老祖宗。
除了帽子,假发也是常用神器。
在尧舜时期,已经出现了假发,古汉语称髲髢。
《庄子·天地》里记载:有虞氏之药疡也,秃而施髢,病而求医。
说有虞氏(即舜帝)替人治疗头疮,毛发脱落而成秃子的病患会用假发遮丑。
《诗经》中也提到:鬒发如云,不屑髢也。
反推出当时在使用假发。
如果说假发是脱发男的刚需,那么对于女性来说,假发更多起到一种装饰作用。
春秋时期,假发就在女性中间流行。除了用真头发做假发外,还出现了纸、木头等替代性材料。
有人对假发的执着,已不近人情。
《左传·哀公十七年》记载,卫庄公在城墙上看到戎州人己氏的妻子长发乌黑亮丽,竟然命人把她的头发强行剃掉,用于给自己的夫人吕姜制作假发。
到了汉代,依据《周礼》制定了发型与发饰,宫中对假发的需求量大幅增加。
为了搜寻真头发,有些残暴的官吏,甚至强行砍下人头取发。
《太平御览》引《林邑记》就提到,朱崖(今属海南岛)人多长发,当地郡守把妇女的头颅割下来,摘取制作假发。
当然,正能量依然是主流。
《世说新语·贤媛》记载,东晋名将陶侃,年轻时家贫,其母就剪下头发,卖给假发店,换得数斛米,再用家中竹柱、草席生柴火,为前来投宿的陶侃友人做饭,即成语陶母邀宾的典故由来。
脱发方子开起来
秃头遮盖法,总归治标不治本。想促进头发生长,还得依靠中医。据中医理论,头发的营养来自于肾和血,要从温肾补血开始调理。
围绕这一中心思想,古人开出了五花八门的药方。
《外台秘要》中记载了给魏文帝的方子:黄芪、当归、独活、芎蓉、干地黄、白芷、芍药、莽草、防风、辛荑、藁本、蛇衔、薤白、乌麻油各一两,将上述药一一切碎,用微火煎汁。使用时先洗净头发,然后将药涂于发上,候一、二个时辰再洗去。
唐代的《千金翼方》中,也有生发乌发的药方,其中11方乌发,8方生发。多是以动物脂类配以祛风、清热、养阴中药外敷以生发、治疗脱发。
慈禧太后则使用了太医李德裕研制的香发散,将中草药研为细末,用苏合油拌匀,晾干,再研细面,用时涂于发上,稍候一会篦去。
此药同时具有去油腻、止搔痒的功效。
从古至今,脱发问题始终困扰着人类。
历史缺少视频影像,我们仅能从画像和文字里,感受经过美化的古人。而那些活在影视作品里的飘逸秀发,多是美好的想象和艺术加工。
秀发去时,不曾留一言。主人唯一能把握的,是一切随缘的心态。
作者:我方团队特邀作者筱弓
参考资料:《黄帝内经》、《独断》、《外台秘要》、《晋书·舆服志》、《庄子·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