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满族妇女发式“旗头”
在清朝的时候,人们辨别妇女是八旗人还是不在旗的汉人十分容易,因为除了服饰的不同之外,她们从头到脚都有明显的区别。
过去称满族妇女的典型发式为旗头,民间的叫法各地不一。辽东、辽北地区称为大拉翅,辽西称大翻车,辽南的一些地方则叫大京样或京样,意为从北京学来的样子。事实上,那种现代银幕和舞台上常见的旗头样式,确实是从北京传到辽宁地区来的,而且是清代后期才出现的。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发式的主要区别,是编结发髻的位置,其次才是样式。按照以前辽宁地区民间的说法,看老太太是旗人还是民人,从她的疙瘩鬏(发髻)是在后脖梗还是在脑瓜顶就能分辨出来,即汉族妇女发髻梳在项后,而满族妇女则是在头顶或后脑勺靠上的部位。
满族妇女经典发式两把儿头
清代八旗妇女比较典型的发式是两把儿头。其梳法是将前部的长发束起,在头顶梳成头座,然后再分成两把,向左右两侧编挽成发髻,头上要插银、铜、玉制的扁方(俗称扁簪子)和其他首饰。脑后的头发则梳挽成扁平的发髻,垂于项后,长及衣领,俗称燕尾。 两把儿头分为紧翅和拉翅两种,其区别在于分向两侧的发髻的短或长。这种发式原本梳的并不高,到了清朝后期据说是受西太后(慈禧)时宫中装束的影响,越来越高,好像是在头顶安了一个扇子面,以至于要加上青纱或绒、缎装饰的头架和假发,燕尾也要用黑色丝线缝,头饰也比以前增多,成为大两把儿头,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大拉翅。
满族妇女经典发式大拉翅
这种发式与旗袍和高底鞋组合在一起,显得身材修长,亭亭玉立,给人以端庄典雅的感觉确实十分美观。但除了一些贵族女眷外,普通满族人家的妇女只是在逢年过节外出做客和操办婚嫁喜事时才梳这种头式,原因是其费时费工,梳时不仅要有别人帮忙,而且木梳要蘸榆树皮泡成的水,以便定型和整齐黑亮,每次要用很长的时间才能梳好。另一方面,梳这种头的人必须行止沉稳庄重,由于头顶发髻和脑后燕尾的限制,不能随意前俯后仰、左顾右盼,也不能随意躺卧倚靠,只能直着脖子坐立行走,否则就会影响发型的美感,还会被视为没规矩、没正形儿。
满族妇女普通发式高圆髻
满族妇女普通发式螺旋式髻
过去满族妇女的普通发式比较简单。年轻者把头发在头顶挽成头座后,再编成细辫结成发髻,但不向左右分成两把而是向上成一个扁圆形的高髻,脑后仍梳燕尾。年纪比较大一些的,如头发较多,就梳成一个扁球形圆髻,如头发少则梳小一些的螺旋式髻,民间俗称牛粪卷儿,但无论怎样梳都是在头顶而不再脑后。
【 满 族 】
爱新觉罗
后裔
推荐关注
【满族论坛】
满族同胞最常逛的论坛
长按下方二维码
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关注后,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满族论坛】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