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人发型 > 正文内容

武则天在大殿上披头散发?我国古人在两种情况下才会披头散发

meifawu3年前 (2022-09-06)古人发型399

一个烟雨迷蒙的清晨,河岸边一位身姿婀娜的女子,长发披肩,美眸顾盼,款款而来。这仿佛梦中幻境的画面,或许是当下许多未婚男青年心中的神仙伴侣形象。如果,67岁的武则天穿越千年时光,长发披肩,一袭白衣,款款而来,这样魔幻的画面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网友说,打住,快打住!

有网友马上站出来纠正,云想衣裳,花想容,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审美观念。年轻女子以长发披肩为美,这只是现今、当下的审美观,纵观中国历史,至少在清代以前,我国古人无论男女,头发一定要梳好,不能披散垂着。在我国古代,披头散发或许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古人在服丧期间,第二种情况就是成了罪犯等待秋后问斩。

网友说,武则天披头散发的形象在电视剧里真有。日前,电视剧《风起洛阳》中的一代女皇武则天,自出场就披散长发,与以往影视剧中发髻高耸、衣饰华美的形象截然不同。改编自马伯庸小说《洛阳》的《风起洛阳》讲述了武周时期发生的故事,在该剧第二集中,武则天首次出场,只见她背对群臣,身着素服坐在蒲团上,且长发披散,无一头饰。

有网友觉得不妥,他们认为拍摄唐代历史剧就应该基本符合唐代的服饰与发式。一代女皇武则天应该和所有其他唐朝贵族女子一样,成年以后就梳高髻,发髻上插戴各种金玉珠宝的簪钗,包括步摇,而不是影视剧中的长发披肩。

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67岁的武则天在民众与官员的拥护下,登上洛阳则天门举行登基大典,登上皇位,改唐朝国号为周,定都洛阳,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67岁登基的武则天不仅不会披头散发,而且还善于化妆修饰容颜。据《资治通鉴·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记载太后虽春秋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意思是说,虽然年龄大了,(武则天)还是善于自己化妆修饰容颜,即使是侍奉她的人也不会觉得她年长色衰。

可以确定的是,历史中的武则天不会是《风起洛阳》中的披头散发形象。那么,唐朝贵族女子的发式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有学者早就通过对唐代敦煌壁画女性供养人形象的研究,发现了唐代贵族妇女的发式、衣饰、妆容等历史详情。甘肃敦煌壁画是研究唐代绘画艺术的宝库,保存了大量绘画艺术精品。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规模宏大,技艺精湛,特别是其中的供养人画像,更是有着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供养人画像是出资形窟造像的功德主及其眷属为祈福求愿,在窟内绘制的礼佛画像。甘肃敦煌壁画中有大量反映古代人们生产、生活的画面。其中供养人题记以及衣饰、妆容等内容,为后人提供了大量当时社会生活的资料。甘肃敦煌壁画中现有供养人画像8000余身,早至魏晋,晚至清代;大到丈余,小到数寸;男女老幼,形形色色,构成了一部系统而生动的社会演变史。这些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壁画,为我们展示了中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社会风气、风土人情的社会生活画卷,是我们了解古代人们生活的珍贵资料。

甘肃敦煌壁画中唐朝妇女妆饰的种类,大致有簪、钗、步、摇、梳、钿、绳等。甘肃敦煌莫高窟第九窟(公元766年——835年)壁画,是晚唐时期敦煌归义军节度使张承奉修造的功德窟,画面中立于毡毯上的三位女供养人为节度使女眷,三位贵妇黑发高耸、头戴花钗冠,头发上插角梳、发簪,脖上系一串珠宝项链,画的是柳叶眉,额上贴满花钿,红色胭脂染红两颊。三位贵妇全身上下花团锦簇,艳丽照人,尽显晚唐贵族妇女的时尚。

历史中的武则天会是什么形象?或许,网友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一代女皇武则天估计与唐朝其他贵族妇女一样,在发式、衣饰、妆容等方面极为讲究,绝不可能长发披肩面对群臣大众。历史文化,更需要严谨的考古专业人士和历史学者通过研究文物文献等历史信息来还原,如果您是以演绎过的影视作品来看历史,呵呵!有可能就耽误您的事了!(王建安 摄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美发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meifawu.net/?id=220

分享给朋友:

“武则天在大殿上披头散发?我国古人在两种情况下才会披头散发” 的相关文章

古代男子束发用什么?

古代男子束发用什么?

嗯...其实男人的根本没什么好说的有木有(待续)簪(古老一点的叫笄,比如我们通常说的笄礼、及笄就是说女娃子到了可嫁之年就用笄把头发盘起来固定,表示不能随便调戏了) 材质有金银铜铁玉石头甚至木材、树枝、骨头、象牙...以及青铜之类的合金 根据时代的差别总体上是材质越来越复杂,做工越来越精致,工艺越...

古人只蓄发不理发?古代不但有理发店,还有tony老师做发型

古人只蓄发不理发?古代不但有理发店,还有tony老师做发型

古人讲究孝道,常以各种形式表达孝心,坚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视自身发肤如命。所以古时候按照规矩,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除此之外,古代中医还认为头发为气血之余,并没有把头发当作可有可无的部分,而是认为头发是通过气血和身体互相联系的,一头柔顺乌黑的头发也是健康的象征。既然这样,那古人真的都不理发...

学校里的“官老爷们”这是一系列发生在基层学校的故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学校里的“官老爷们”这是一系列发生在基层学校的故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学校里的官老爷们这是一系列发生在基层学校的故事。在这个二代霸校的地方,行政高于教学,一线教师地位被倾轧,学校聚焦基础教学的民生功能被削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价值导向被带偏,这里少公平正义、少赏罚分明、少是非对错,多行政特权、多领导懒政、多明哲保身,有学生负担过重、有教师压力过大,有职场霸凌、有招聘黑...

中国古代女子发型浅谈

中国古代女子发型浅谈

发型与冠戴能增加女子仪容的俊美,又能体现出女子的年龄与身份特点。古代女子发型变化,基本上是按梳、绾、鬟、结、盘、叠、鬓等变化而成,再饰以各种簪、钗、步摇、珠花等首饰,因此研究女子发型主要是探讨其梳编形式与规律。据古代作品及记载,概括分为结鬟式、拧旋式、盘叠式、结椎式、反绾式、双挂式等主要六类。1.结...

中国古代男子发型变迁一览,您喜欢哪款?

中国古代男子发型变迁一览,您喜欢哪款?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系列之第七篇!古代男子的发式,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而且更多体现的是社会的象征意义。每个时代的社会情况不同,男子的发式也随之演变。上一篇咱们讲了,古代的男子也是长发及腰的。但在公众场合,一般不会让它飘起来,而是要把头发梳起来盘成发髻。古代男子的发式,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而且更多体现的是...

欧美男人发际线高却喜欢留背头,是审美不同,还是无奈之举?

欧美男人发际线高却喜欢留背头,是审美不同,还是无奈之举?

最近有一个话题,引发了男人们的热议,有人在某平台提问:为什么欧美男人发际线高还喜欢留背头?有人说这是审美和文化背景不同所致,也有人说头发太少,想往前梳也梳不下来,又不想剪短,干脆梳大背头省事。其实从古到今,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男人的发型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露额头的造型。古人认为男人就要把额头露出来,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