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挑个洗发水让我感悟了
感想一:
最近发现洗头发的频率,变得越来越夸张,洗完半天就很油。
这件事情让我觉得,我的洗发水不行了,要换,然后我就开始去搜某乎某书,各种APP。
这就出现一个蛮恐怖的现象,就是我连续刷了7~8个小时,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洗发水,无论哪个洗发水的评价,都是好坏对半,并且有点类似于互掐的对半。
我看到的全部都是两边倒有特别好的,就有说用了之后糟糕透的。
最终出挑的洗发水一个都没有。
这件事情是令我特别诧异的。就像护肤品啊,化妆品啊,这些东西通常来讲,都是有一个或者几个产品某个时期是会有比较一致的好评,但是去到洗发水这里,竟然是一致好评的一个都没有。我从来没有想过,还有这个现象。
最终在跟朋友的聊天中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先挑几个,觉得可能是好用的产品,然后买小瓶装回来试用。
感想二:我的脸今天发现有明显容易毛孔堵塞的情况,所以前一个月入手了一个卸妆油,然后那个卸妆油前段时间是特别好用的。日本某牌的,粉色包装。
说它好用是因为在乳化按摩的过程中,随着我摩擦的时候是能够感觉我毛孔里面堵塞的那些东西,是洗出来的。按摩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原来的突出感,按摩着就会自己跑出来了,凸出感消失。(但是这个油确实是有闷痘的情况,我以前脸是几乎不长痘的,用了这个卸妆油之后,用一次会冒一次痘。(捂脸)不过它疏通毛孔确实牛逼。所以这个产品说出来,我也感觉尴尬)
然后到了这现在的秋冬季我会发现就是我洗了一次,清洁力度过强,当天洗了就屏障受损了。(所以此刻我也怀疑,某些博主说因为卸妆油在脸上停留的时间短,所以有致痘成分可以忽略,有些添加剂防腐剂的影响少到可以忽略,我真心觉得,呵呵,它在逗我,)
洗完脸厚我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洗完当天晚上我的脸就屏障就受损了,就是洗完之后我的t区整个脸是泛红的,后面再用我平时用的那个保养品的话,都会感觉到刺痛,并且是说涂上脸,对于屏障受损一点修复的作用,缓和的作用,没有。
然后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拿出了我前面,买的,0添加剂的,针对敏感肌,但是我之前用,一点感觉都没有产品的来用。(日本的,M**针对敏感肌的,网红产品)。我在夏天用的时候真的是觉得它太油,而且用了就像没有用一样,黏。完全不吸收,像糊了东西在脸上一样。(但是因为我查过它成分非常安全,0添加。所以就没有扔。)当我屏障受损之后,这个用完之后我的屏障受损的这种情况就缓解了,第二天脸就不红了。
(然后,我发现我的毛孔在这几天,因为屏障受损什么都不敢用之后。脸是好了,同时毛孔又堵塞了,闭口重新回来了。。)(呃,无力吐槽,但是至少不干不痒,就这样安慰自己一下吧)
然后这瞬间,我又有了一个关于人的思考。
就是随着产品的更新迭代,随着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是挑选化妆品,一方面的话,现在大家更加注重成分,所以产品会慢慢推上去更加健康,同时因为在这个迭代的过程当中有一些旧的产品,有一些新的产品,但是新的产品它有可能零添加之后,效果不怎样的。所以现在挑选产品需要衡量的东西会变得更多,就是挑一个护肤品,可能挑的过程当中参考的内容会变得,需要参考的东西越来越多。
我在挑洗发水的时候,感觉出来这样子的一个现象,某观在某修行的APP上看到它的洗发水是纯植物配方,0添加,非常安全。跟我的皮肤的契合度是100%,但是它在某宝上,真实的用户评价,几乎全是雷。用完之后头屑从无到超严重啊,头油夸张啊,头痒啊。
另外我在查成分的时候也同样找到,另一个是在国内牌子的防晒霜,然后它的成分也是说针对是敏感肌的,0添加,跟我的皮肤的契合度达到百分之95以上,我觉得这个契合度它真的是非常非常高了,但是因为我现在的一个防晒霜还没有用完,所以我就还没有购入,只是把它放在购物车,然后在某宝上,它的的评价都是说很容易出油啊,然后一出汗的话就浮粉了,防晒霜就整个就浮在脸上了,一出汗一脸白。这那这种观感就实在太差了。
看到这个的时候,其实我会看到就是说,国内它很有可能某些国产它真的是特别追求某种技术,也不排除说有些国内的产品它确实是做得非常好的,同时也会看到可能目前给我感觉大部分的可能是国内自行研发的,某个国内机构的自行研发的,它虽然是可以做到成分特别安全,但是实际上使用效果的话,还非常有待完善。
可能从这个角度来讲,能够看到这个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就是它生产一件产品,或者是说我们在挑选一件产品的时候,所需要衡量或者所需要甄别的东西越来越多,是我们随着发展,我们要处理的信息会变得越来越多。
有时候可能就会说就是年纪轻的时候是很容易接入新的事物,但是随着年老的话,就是大部分的时候,对于新的知识新的产品或者新的一些概念,随着年老的时候是很难去进行更新的。
我想并不是来自于老了新的信息接收不到,处理不了。
而是因为可能在我们早年的时候,我们出生的时候那些信息的复杂性,有一个固定频率。而随着社会的更新的迭代,它的复杂性可以是像N的N次方一样成幂的增加。
所以最终因为不同年代出生大背景所适应的处理信息的频率不同,复杂性不同,最终出现了不同年代的回应差异。
在我们青年期的处理信息最快速的那个年代,我们已经适应了某种固定的频率,到现在又出现了一个叠加的频率的时候,这些信息其实是会构成一个人的一个内部的内卷,而随着内卷太多的话,那么这样子的一个知识的更新迭代,这个渠道,很有可能是会被选择性放弃了。
而这种放弃实际上在选择者看来并也不影响生活,并非生存需要。
如果我们选择新的产品,我们要去衡量很多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放弃去追求新的产品的时候,我们用老的牌子,他本身已经非常成熟的一个产品,因为他在这么多年的筛选之下,他依然能够存活下来,其实也表明这个产品它是在过去无论是安全无论是使用感,它都能够经得起市场的考量而存活下来,所以这个产品它也许并不完美,但是它其实是足够能够满足生活的需要。
其实每个人都在做最合适自己的生存选择。00后会希望长辈能接地气,跟得上变化,能聊得了网络游戏,或者是其他的日常APP,(因为这是他们熟悉的社会)。而80,甚至60后,也许觉得没有微信,同样很好的生活,上市场买菜,微信可以支付,纸币一样还在使用。
而我私心里,其实也希望自己在后面的20-30年,依然能跟10-20出的孩子一样,玩同样东西,用类似的工具。(现在想象不到的未来产品)
这样我会觉得我的生命是鲜活的。因为一定有很多新的,是我在现在这个年代所没有的东西。
人嘛,其实满足新鲜感的过程,会比被动选择快乐。
(虽然我挑洗发水这事情搞了7-8小时,然后现在吐槽,但是我总是觉得,我都贴近现实的真实的时候,无论真相真实它是一个怎样的样子,我都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