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更多且好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深圳如何持续提速发力?
为落实深圳安居工程建设要求,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深圳市城市更新项目保障性住房配建规定(征求意见稿)》,对现行的《配建规定》作出修订。
此次修订将如何对接国家的保障房体系?全市旧改按比例建保障房意味着什么?公租房、保租房、共有产权房的调整会带来哪些变化?未来深圳如何才能建起更多、更好的保障房?深圳卫视《晚间报道》邀请深圳市住房研究会执行会长陈蔼贫进行解读。
新规调整为新三类住房
保租房不区分深户与非深户
此次新规修订,主要聚焦全面对接国家住房保障体系、优化调整政策适用对象、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优化保障性住房配建空间范围图等六大方面。
目前,深圳住房保障体系以安居型商品房、人才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新规修订后,将调整为以共有产权房、公共租赁住房以及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此外,在政策适用对象上,也有明显的调整。
深圳市住房研究会执行会长陈蔼贫介绍,调整的新三类住房大致可分为租和售。新三类住房具体来看:
1、共有产权房的概念实际上并非在今天提出,多年前,淮安就已经提出,上海等地也做出了一些尝试。目前国家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共有产权,这也意味着深圳未来的住房,就是以共有产权为主体,在管理体系上也会有别于过去传统的安居商品房;
2、公共租赁住房,主要是解决户籍人口的租赁问题,这方面的政策与原有政策相比,相差不大;
3、保障性租赁住房是一个重头戏,主要解决新市民、新来深工作者的住房问题。所以,这个政策是一个普惠性政策,不区分户籍与非户籍。
新规配建比例达33%
释放更多保障房空间
据介绍,新规将旧改项目根据项目空间位置与都市核心区、市级功能中心等空间以及与城际线和轨道站点的距离分为三类。
❖一类地区:包括都市核心区、市级功能中心和重要的科技创新空间,且同时位于已建、在建以及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近期建设的城际线和轨道站点1000米覆盖的地区。
❖二类地区:在建以及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近期建设的城际线和轨道站点1000米覆盖的地区及都市核心区、功能中心的节点区域。
❖位于一、二类地区之外城镇开发边界内的集中建设区、弹性发展区覆盖的所有地区,确定为三类地区。
根据《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的最新规划内容,修订后的空间范围图一、二、三类分级地区覆盖范围共1154平方公里,较修订之前增加了176平方公里。
针对此次划分的三类地区,陈蔼贫认为,这实际上是根据城市不同区域的成熟度为依据,成熟度越高的地区,配建比例也就越高。
陈蔼贫表示,住房不仅与房子本身有关系,相关配套也很重要,所以保障房的配套设施更要解决。因此三类地区中,在开发方面还不够成熟的,配建比就会相对降低,这也折射出城市更新的一个主导思想,就是通过城市更新、增量住房来解决住房保障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新规采用分级地区×改造类型的配建比例,以一类地区的工业区、仓储区或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改造为住宅的,按照此前的规定配建比例为12%的基础上核增8%。新规修订后,这一比例将达到33%,从而释放更多的保障房空间。
计划今年建设筹集公共住房
不少于12万套
近年来,深圳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位于宝安区的翔源实业安乐社区,是深圳市首个将商业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的商改保项目,也是宝安区首个外地企业利用存量用地打造的公共住房项目。
项目于今年1月开工,计划于2024年底交付使用,建成后将提供256套安居型商品房。
在光明区,长圳保障房二期项目安居鸣鹿苑计划在今年年底配租并交付。该项目是住建部首批政策性租赁住房试点项目,项目主体结构共14栋装配式塔楼,可向社会提供6378套保障性住房。
这两个项目是深圳正在推进的若干个保障房项目中的代表。今年6月,《深圳市住房发展2022年度实施计划》印发。
本年度,计划建设筹集公共住房不少于 12 万套(间),包含公共租赁住房不少于 1.2万套(间)、出售型公共住房不少 于 1.5 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 9.3 万套(间);
计划基本建成 (含竣工) 公共住房 2.7 万套(间);
计划供应分配公共住房不少于 6.5 万套(间),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4 万套(间)。
另外,《计划》还提出,对符合条件的低保及低保边缘住房困难家庭,按规定发放住房货币补贴,继续实现应保尽保。
加大政策扶持
让更多社会资本涌入保租房体系
如何建更多、更好的保障房?
陈蔼贫表示,从目前深圳住房总体情况来看,人均住房面积实际上已经达到26平方米左右。
陈蔼贫建议,未来深圳不仅要加大保障房,同时也要加大市场上商品房的供应,而且整个住房土地供应也要进一步加大,这个比例很可能会占到建设用地的25%,甚至更高。如果能够双向发力,深圳整个住房水平将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甚至能够达到一些发达国家部分的标准。
那么,保障房该如何让更多的资金进入?陈蔼贫认为,深圳一直走的是政府指导、市场协作的总体思路,接下来,深圳还是要继续沿着这样的道路来走,关键就是如何引入民间资本。
陈蔼贫介绍,在共有产权房方面,由于它有微利,所以社会资本介入问题不大,而公租房主要还是以政府为主体。
保租房方面,目前已有一些企业先行探索,但最重要的是进入、退出机制和合理的利润,目前已经做了一些政策安排,比如开通绿色渠道、减免税等,但随着保租房任务加大,仍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
晚间观察:
新规修订,充分衔接了《深圳市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十四五规划》的建设目标,落实了深圳住房制度改革的相关工作要求。
十四五期间,深圳力争多主体、多渠道筹集公共住房和配套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700万平方米,力度超前。
届时,将有更多的新建保障性住房崛起,并与轨道交通、城市空间、民生设施等进行有机衔接,助力实现让全体市民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主笔 / 殷梦
记者 / 黄燎 刘美佳 李健
主编 / 吕毓斌 周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