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洗头发到底有多难,他们又多长时间洗一次头发呢?
古人多长时间洗一次头发?这是一个需要较真儿的问题,因为即使在现代社会,每个人多长时间洗一次头发,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有的人是一天洗一次,有的人是两天洗一次,有的人可能时间更长一点,它并没有一个成文的规定。
不过话说回来,在中国古代一向讲究规矩的古人还真就约定了洗发的日期和频次,儒家十三经之一《仪礼·聘礼》这一篇当中,就明确提出三日具沐,五日具浴。
沐浴这两个字大家都不陌生,在今天的话语体系当中,那就是洗澡,洗澡时,可以顺便把头发给洗了,但是中国古代的语言讲究一字一译,沐浴这俩字的意思不一样,放在一起的解释和现在也不同。
许慎在《说文解字》当中对沐浴的解释,所谓的沐是洗头发,所谓的浴是洗身上,刚刚说的洗澡这个词,在《说文解字》的意思,洗是洗脚,澡是洗手,在古代,如果有人问你干什么去,你说洗澡,意思就是我洗洗脚,洗洗手。
三日具沐,五日具浴是儒家经典,很多时候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生活状态,所以不能完全按照以礼的说法来确定古人就是三天一洗头。
那么古人多长时间洗一次头发呢?汉书里有一个词叫休沐,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休一个洗头发的假期,休沐放在现代,就像是法定假期一样。
宋元之际,著名的史学家胡三省给《资治通鉴》作注的时候是这样写的,汉朝的时候,官员是五天一休沐,也就是说,每五天给一个洗头发的假期,这既说明汉代的官员对于卫生状况要求比较高,也说明他们的福利、待遇比较好。
不过有人说,假如不用这一天来洗头发,是不是也没有人能够发现呢?比如说今天放的是洗头发的假期,但出去玩了,然后明天上朝,晚上再洗,这样是不是也可以?
如果真有这种想法,咱们可以打消了,因为古代洗头发,太麻烦,恐怕真需要一天的时间来完成。
第一个困难:烧热水
某些时候古人想弄些热水,未必是件容易的事。
白居易写的《卖炭翁》中描述,一个老翁辛辛苦苦在山中烧炭,然后把炭推到集市上去卖,结果被黄衣使者白衫儿用极低的代价给抢走了,所谓的黄衣使者白衫儿,就是宫内的宦官和手下的爪牙。
细想下,宦官,是宫里干活的人,为什么要去抢炭,说明当时炭是稀缺物资,可是把木材做成炭并不难,如果炭稀缺,有可能说明一点,树成为了稀缺资源。
也就是说,在白居易所生活的时代,长安附近的树木资源已经比较匮乏了,连皇宫里的宦官都把炭当做好东西来抢占。
如果炭已经稀缺,那用什么来烧水呢?这是古人洗头的第一难题。
第二难:洗发水
古人洗头发用什么呢?很多人用的是皂角,这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把经过处理的皂角放在水盆里,反复揉搓或者碾压,等溶于水之后,再把沉淀下来的杂质捞出来扔掉,剩下一种很粘稠的液体,这个就是皂角溶液。它的去污性很好,但是皂角有一个天然的问题,就是它的味道很大,有很多人受不了,就用别的东西来代替,例如木槿叶和茶枯。
茶枯,不是现代泡过茶之后的那个茶叶,它是油茶籽在榨完油之后的残渣。
木槿叶和茶枯还算比较靠谱,还有草木灰,就是灶膛里的柴火灰,稍微有钱的人家,就用暖炉的炭灰。
东晋有一本书相当于家庭医疗小百科,叫《肘后备急方》,在这个《肘后备急方》里面就讲到用各种草木灰来洗头发,效果是比较好的。
还有的用淘米水或者是发酵的米汤来洗头,但无论用什么洗,都不是很方便。
第三难:洗头的姿势
在古代洗头的姿势让人很难受,因为当今咱们习以为常,有一定高度的椅子,前身是汉代传入的,叫胡床,在唐代以后,才叫做椅子。而真正流行起来是在宋代。
在这之前,古人的凳子很矮,凳子矮,没有高的桌子,所以如果在不洗澡的情况下,想要洗头,那肯定是有钱人,有人能帮忙。可如果是百姓,那就难受了,水盆放在不太高的凳子上或者桌子上,或者放在地上,姿势得多难受,这是古人洗头的第三难。
第四难:等待头发变干时间长
古人的观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不能轻易的破坏,不能轻易的剪发,所以即便是男性也会留长发。
长发洗完了,干是需要时间,时间要是短,头发湿漉漉的,容易生病,难怪古人要给洗头发放一天假。
所以洗头在古代真是一个麻烦事,但是也不能因为麻烦就不洗,因为会痒、有味道,还容易有寄生虫虱子,虱子不仅是在古代,现代也有,就是因为不洗头,不注意个人卫生。
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一种木梳,叫篦子,篦子可以把生在头发里的虱子给梳理出来,虱子是一种寄生在身上靠吸血维生的寄生虫,记得小时候老人们说过,过去没有香皂,没有那些化学的清洁剂,单靠洗是洗不干净的,而且即使这次洗得彻底,但是衣服上,被褥上到处都有可能藏污纳垢,虱子的卵很容易再长出来,而且古人还不能把头发剃了,只能硬挺着。
所以古人到底多长时间洗一次头发?这件事依旧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还是得因人而异。
注: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